在微博出现之前,企业营销的武器库中只有寥寥几样勉强趁手的“兵器”,微博的出现无疑是营销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一个十八般兵器琳琅满目的武器库向每一个企业打开。
在微博出现之前,企业营销的武器库中只有寥寥几样勉强趁手的“兵器”,微博的出现无疑是营销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一个十八般兵器琳琅满目的武器库向每一个企业打开,营销的主动权一下子落到了曾经的“甲方”手中,全看你玩不玩得转。
虽然是新生事物,但是微博营销的江湖早已是一片血雨腥风。从明星企业家到草根大号“玩家”,再到突然冒出的各路社会化营销专家,一时间每个人都在向观望徘徊的企业兜售自己的“独家秘笈”。
哪些企业适合进入微博
你在或不在微博上,问题不会消失,投诉、抱怨不会消散,你只是切断了一个和目标消费群体交流的平台,无异于掩耳盗铃。如果你是B2C性质的公司,产品、服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微博是非常适合你进行产品展示、营销、客服、用户交流的平台。
如果你的产品针对的是特定群体,那么微博将帮助你找到目标粉丝圈,找到这个圈子后,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营销和客服等工作。
如何选择微博平台
作为国内微博市场遥遥领先的两家运营商,新浪和腾讯是两块各有特色的“阵地”。
新浪微博:起步较早,依托其媒体、名人资源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关注,确立了先发优势。同时新浪以新闻门户起家、对于新闻话题捕捉更拿手,容易通过新闻、时间话题聚拢大量用户持续关注;并且按用户年龄阶段区别的话,新浪微博的用户多为中青年,用户活跃性较强,正因如此,这里成了微博营销者的乐园、草根大号们的名利场,对于企业来说,人气、资源、工具应有尽有。
腾讯微博:作为后来者,依托其海量的QQ用户资源以及多款社交产品的绑定、导入,用户数量突飞猛进,已经与新浪微博不相伯仲。但是,因为内容是从QQ空间、QQ签名、说说等服务同步而来,很多用户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用腾讯微博,导致其活跃度明显偏低,用户质量有待提升。腾讯微博用户的年龄结构与QQ一致,以青少年为主。为了与新浪展开差异化竞争,腾讯整合“企鹅帝国”的多个条线,推出了微卖场、微空间等服务模块。而且,随着去年微信的异军突起,微博、微信联合推广必将对越来越多的企业产生吸引力。
企业微博如何拟人化
人要活出个性。企业的官方微博,也要有自己的腔调。现在,官微维护人员常被粉们昵称为“主页君”。这也表明,粉们要交流对话的是一个有温度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机构。做企业官方微博就等于塑造一个人,人的特性赋予了企业官方微博的人性和个性,只有人性的官方微博才能与众不同。微博语言尽量口语化、网络化,时刻记住你是一个真实的人,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为什么非要用跟党报一样硬邦邦的语气呢?
微博的传播方式
微博运营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一般来说,企业要维护好官方微博,需要设置主编、编辑、语言编辑、设计、专职回复沟通人员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职位都由一人承担。
首先你得自己开个微博,并真的很喜欢它,愿意花费时间去维护它。其次,你得跟上形势,面对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应用、工具、插件,你必须时刻要丰富自己,不厌其烦地学习、尝试这些新“武器”,然后去武装你的微博。最后,你确实需要达到对于某个领域真正的精通,再加上耐心、责任心、文字功底、沟通能力、策划能力……
企业微博发布哪些内容
企业微博要学会“傍热点”,借势营销。结合每天的最新热点来设计微博。
还有一部分微博内容可以是和粉丝的互动,对粉丝问题的答疑解惑,将自己与用户的良好沟通展现在粉丝面前。一次公开透明的客服展示,效果胜于千万次无聊的抽奖。
如何进行微博数据分析
与传统营销渠道相比,在评估微博营销的影响力的各种方法中,数据分析无疑是最直接和客观的。活跃的目标粉丝才是最有价值的粉丝。活跃度可以由目标粉丝的日均发微博数量、企业微博平均每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人数占总的目标粉丝人数的比例等指标看出。
传播力是第二类指标,用户对企业微博的转发、评论和收藏等活动都说明用户对于微博的内容有兴趣,将这些活动进行量化可以组成传播力的基本模型。
好感度是第三类指标,它反映了用户对于企业微博内容的情绪反应,如果一家企业的微博有大量的转发和评论但却都是负面的,显然对于企业品牌没有任何好处。目前的成熟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通过对用户评论的分词和语义分析,大致量化用户的情绪,比如计算“好”、“恶”类词语的比例来反映用户的态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转载、企业供稿、其他(非本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凡本网注明"原创"的内容,均为集成灶网原创,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来源:集成灶网”。
3、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0573-82828699)或发送邮件至2996548702@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集成灶网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集成灶网所有。